期刊封面

汽车产业二次爆发、供应链安全与工业4.0,关于(2)
第二,从功能思维转变为体验思维。过去定义一款车,首先定义的是它的功能,诸如加速度、功率、续航里程和座椅按摩等,而现在定义的则是场景,整体呈现的是场景体验思维。
第三,从批售思维转变为用户思维。燃油车时代强调的是批售思维,主机厂将车批发给经销商,经销商再将车作为商品卖给客户。而数字化时代,品牌开始从关注商品转向关注“人”,思考如何更好地链接用户,并与之共同成长。
第四,从单体思维转变为群体思维。只有通过智能化的道路、智能化的交通,把整个系统做成群体智能,才能最高效地提高整个交通出行和安全,而不是简单在整车身上做技术的堆砌。

丁磊最后在授课中给铃轩1期学员分享了他的一句话“打败上一秒的自己”。他说:“无论你有多大的精力,有多大的智慧,这个世界都在不断的演变,高合和华人运通走到今天,我们一定要放下过去所有的包袱、所有的成功。”

廖泽华:汽车供应链面临生死时速
理想汽车供应链管理副总裁廖泽华是做技术出身,2015年11月加入理想汽车,在此之前,他一直在IT领域。过去一年,在整个汽车行业经历了严重的“缺芯”潮后,他对整个汽车行业的供应链也有了更为深入和透彻的思考。

10月23日下午,围绕“汽车供应链的生死时速”主题,他给铃轩1期学员们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。他表示,过去一年整个行业都经历了供应链之殇,但即便如此,这或许也是未来十年汽车供应链最好的一年。并且,未来3至10年,整个汽车供应链会面临生死竞赛。
廖泽华表示,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飞速发展,其主要表现在三方面:
其一,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,新能源汽车迅速蚕食传统燃油车市场,预计2025年可达1200万辆。
其二,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“新四化”技术飞速演进。自动驾驶技术集数字闭环、海量数据、AI引擎、深度学习、神经网络于一体的综合系统,因此,自动驾驶的迭代速度远超普通技术。
其三,在技术和需求的驱动下,整车开发周期不断缩短。主机厂整车开发周期从传统的39个月缩短至30个月、24个月,部分改款车型甚至15个月内即完成量产。同时,“上市即上量”成为现实,生产爬坡周期大幅度缩短;得益于平台化、自研策略等战略布局,15月开发周期得以实现。

但是,目前传统固有的供应链体系无法支撑日益扩大的新能源市场规模、加速迭代的技术及不断缩短的整车开发周期。
廖泽华认为,这种现象在芯片领域表现最为典型。车载芯片订单流转环节长,生产跨度广,涉及零部件供应商、代理商、芯片原厂、晶圆、封装、测试等多个环节。此外,交付过程也极为复杂,还需要重新再倒一遍。“今年芯片出现严重短缺,我觉得流程是致命要害。”
除了订单流转效率低下,芯片产能扩产也进展得极为缓慢。智能汽车晶圆单车使用数量是传统燃油车3-4倍,即便市场需求正在快速增长,但是晶圆扩产周期一般为36个月。廖泽华表示,对于供应链来讲,2025年最大的危险就是芯片。

李丽华:工业4.0能创造什么
10月24日上午,开题演讲的老师是科尔尼(上海)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李丽华。科尔尼成立于1926年,是一家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全球管理咨询公司。

李丽华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火箭工程专业,拥有二十多年先进制造业(汽车,航空 航天,半导体,化工新材料,消费电子和自动化)以及TMT行业的投资,咨询及运营管理经验。她的演讲分享围绕工业4.0,数字化时代的智能生产、工业4.0技术能够为未来工厂带来什么、工业4.0战略框架等内容依次展开。
科尔尼对工业 4.0的定义是,制造业从孤岛式流程和模拟流程过渡到数字技术的互联网络,通过创建和利用数据实现更高效的生产。
文章来源:《工业安全与环保》 网址: http://www.gyaqyhbzzs.cn/zonghexinwen/2021/1123/532.html
上一篇:5G远程工业网关TG463
下一篇:工业软件暨高质量APP创新发展大赛复赛在成都举